2022年3月,國資委發布了國資發財評規〔2022〕23號《關于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的指導意見》(以下簡稱“《意見》”)。《意見》中強調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中心環節,是企業實現基業長青的重要基礎和保障,要求各中央企業推動財務管理理念變革、組織變革、機制變革、手段變革,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,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率,更加突出“支撐戰略、支持決策、服務業務、創造價值、防控風險”功能作用,以“規范、精益、集約、穩健、高效、智慧”為標準,以數字技術與財務管理深度融合為抓手,固根基、強職能、優保障,加快構建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,有力支撐服務國家戰略,有力支撐建設世界一流企業,有力支撐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、創新力、控制力、影響力、抗風險能力。
近年來,在集團與財務中心領導的帶領與支持下,現階段集團財務管理工作已取得了較大成效:
一、在集團財務管控方面,一方面通過編制與完善集團層面財務制度,確立集團財務管控地位與模式,規范子公司會計核算、資金管理、財務報告、預算管理、工程財務管理及財務信息化等行為,基本實現了各項財務工作標準化,提高財務條線的管理效率與效果,并降低后續財務檢查與評價的工作難度;另一方面通過財務盡調、現場財務檢查等手段,掌控子公司經營狀況,評估子公司各項財務工作的完成情況與合規性,規避內部管理與合規性風險,促進子公司財務工作的不斷規范。
二、在財務信息化建設方面,已完成金蝶、CBS資金管理等系統的實施上線工作,并在集團及直屬子公司內部推廣與統一,提高財務工作效率的同時,還確保了財務數據的安全性、協同性與可比性。
三、在經營與財務分析方面,對集團經營情況與財務狀況進行統計與分析,定期編制集團層面財務分析與稅務分析報告,真實反映整個集團經營成果、財務狀況、相關風險與問題,為集團領導重大經營決策提供數據支持。
四、在重點業務監管方面,已初步完成對集團旗下經營性資產及股權投資的基礎信息、經營情況統計與分析工作,實時了解各項業務開展情況,發現問題、評估風險并從財務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議。
五、在代建項目管理方面,一方面已完成對前期賬務的核對與清理工作,并形成定期對賬制度,實時了解代建項目資金支付情況,保證相關會計核算的準確性;另一方面積極與事務所、稅務機關溝通代建項目涉稅風險,形成初步解決方案,力爭將稅務風險控制在可接受水平。
但參照《意見》中提出的未來新形勢下的新方向、新要求,現階段財務管理工作還存在著一定差距,未來在一些方面還存在著進步空間:
一、轉變理念,主動學習,建設優秀的財務管理團隊,以適應未來新形勢的需要。
根據《意見》中“立足實際、守正創新、開放協同、精益求精、技術賦能、堅守底線”的理念變革要求,主動接觸、學習新知識與新領域,擴展財務人員知識儲備的深度與廣度,建設優秀的財務管理團隊,逐步完成從傳統財務會計核算職能向“支撐戰略、支持決策、服務業務、創造價值、防控風險”的新型財務管理職能的轉變,以適應未來新形勢的需要。
二、完善系統科學的財務管理能力評價體系。
構建與企業戰略和業務特點相適應、與財務管理規劃和框架相匹配的財務管理能力評價體系,促進各級企業財務管理能力水平漸進改善、持續提升。科學設計評價指標,分類、分級制定評價標準、評價方式和分值權重。堅持導向性原則,充分滿足財經法規約束和監管要求、體現財務管理發展目標;堅持系統性原則,覆蓋全部財務管理職能要素、全級次企業、全業務板塊,涵蓋財務管理基本規范、過程表現及成效結果;堅持適用性原則,統籌通用性標準與個性化特點,根據不同子企業經營規模、業務特點等設置不同基礎系數或差異化指標;堅持重要性原則,對重點子企業和關鍵流程,予以分值或權重傾斜。完善評價工作機制,建立健全制度體系、組織體系,深化評價結果應用。結合財務管理提升進程,動態優化評價體系。?
三、完善縱橫貫通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。
在預算編制環節,完善預算編制模型,優化預算指標體系,科學測算資本性支出預算,持續優化經營性支出預算,搭建匹配企業戰略的中長期財務預測模型。在預算執行環節,加強預算執行跟蹤、監測、分析,及時糾偏;按照“無預算不開支、無預算不投資”原則,嚴控預算外經濟行為。在預算考核環節,強化預算執行結果考核評價,增強剛性約束,實現閉環管理。
四、依托現有財務信息化基礎,建立與完善智能前瞻的財務數智體系。
統一底層架構、流程體系、數據規范,橫向整合各財務系統、連接各業務系統,縱向貫通各級子企業,推進系統高度集成,避免數據孤島。推動業財信息全面對接和整合,構建因果關系的數據結構,對資產經營和投資活動實施主體化、全景化、全程化、實時化反映,實現業、財、技一體化管控和協同優化,推進經營決策由經驗主導向數據和模型驅動轉變。積極探索依托財務共享實現財務數字化轉型的有效路徑,推進共享模式、流程和技術創新,從核算共享向多領域共享延伸,從賬務集中處理中心向企業數據中心演進,不斷提高共享效率、拓展共享邊界。